發布日期:2019-03-17 17:03:41 點擊量:947
三色菫[1](學名:Viola tricolor)是堇菜科堇菜屬的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,又名三色堇菜、蝴蝶花、三色紫羅蘭、人臉花、阿拉葉-尼勒-其其格(蒙語),在歐洲是常見的野花,也常栽培于公園中,是一種常見的園藝植物。三色菫也被引進北美,并在當地廣泛繁衍。三色菫以露天栽種為宜,無論花壇、庭園、盆栽皆適合。不適合種于室內,因為光線不足,生長會遲緩,枝葉無法充分茁壯,導致無法開花,開花后也不應移入室內,以長?;ǘ鋲勖?。
一、形態特征
一二年生花卉 ,分枝較多。葉互生,基部葉有長柄、葉片、近心形,莖生葉矩圓狀卵形?;▎紊谌~腋,花梗長,花瓣5枚,花色有紫、紅、藍、粉、黃、白和雙色等。常見品種有大花的巨像(Colossal),花徑10~12厘米,花色有紅、粉、紫、藍、黃等,還有藍/白、紅/黃雙色品種。笑臉(HappyFace),為早花種,花色有藍、紫、紅、黃、白和玫瑰紅色等。帝國(Imperial),株高15~18厘米,早花種,花徑7~9厘米,其中紫/白雙色(Purple&White)種最有名。
二、生長習性
較耐寒,喜涼爽,在晝溫15-25℃、夜溫3-5℃的條件下發育良好。晝溫若連續在30℃以上,則花芽消失,或不形成花瓣。日照長短比光照強度對開花的影響大,日照不良,開花不佳。喜肥沃、排水良好、富含有機質的中性壤土或粘壤土。為多年生花卉,常作二年生栽培。
三、品種分類
瑞士大花(SwissGiant),花徑8~9厘米,矮生種。
壯麗大花(MajesticGiant),花徑10厘米,株高15厘米,其中紅橫雙色(RedandYellow)為新品種。中大花的有和弦(Accord),花徑6~7厘米,其中純報春(ClearPrimrose)花黃色最珍貴。
王冠(Crown),花徑7.5厘米,為純色品種,花色有黃、橙、玫瑰紅、紫、白等,其中紫王冠(CrownPurple)花紫色黃小眼,為新品種。水晶碗(CrystalBowl),花徑5~6厘米,其中藍天(SkyBlue)花藍色。
三角洲(Delta),花徑7厘米,早花種,是春季開花最早的品種,其中純玫瑰(PureRose)花玫瑰紅色,為新品種。
法馬(Fama),花徑6~7厘米,其中看我(SeeMe)紫色花邊,白臉,紫色中心。洛可可(Rococo),花徑6厘米,花色有橙、黃、白、紅、藍、紫等,花瓣有深色脈紋。諺語(Maxim),花徑6~7厘米,為抗熱、抗寒品種,其中冰糕(Sherbet)白邊紅臉。
國王(Regal),花徑7.5厘米,矮生、早花種。宇宙(Universal),葉片密集,早花種,有19種色,花徑5厘米。
眨眼(Wink),早花種,花徑5~6厘米,其中紫/白雙色(Purpl&White)為新品種。小花的有黑魔(BlackDevil),花徑5厘米為真正黑色花;
帕德帕拉德杰(Padparadja),株高15厘米,花徑5厘米,是三色堇最深的橙色品種,耐半陰環境;
露西姬姑娘(BabyLucia),花徑3.5厘米,是真正迷你小花,株高10~12厘米,花天藍色,花期長;
喬克無情之臉(JokerPokerface),株高15厘米,花徑5.5厘米,深紫花邊,橙色臉,耐寒品種。
在初夏時行扦插或壓條繁殖,扦插3-7月均可進行,以初夏為最好。一般剪取植株中心根莖處萌發的短枝作插穗比較好,開花枝條不能作插穗。扦插后約2-3個星期即可生根,成活率很高。壓條繁殖,也很容易成活。
(1)調整播期 三色堇從種子播種到開花約90天左右。春季播種的于5月下旬浸種后,保持濕潤,待種子略有萌芽,放在2℃—4℃低溫下l—2周,再播于苗床,加強管理,防雨防澇,于9月上中旬上盆或定植于花壇中,花期可從9月中旬到10月中旬。
(2)加強管理 必須經常保持土壤的濕潤,在開花前施3次稀薄的復合液肥,孕蕾期加施2次o.2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。秋播的植株進入冬季后,白天溫度不超過12℃,晚上溫度不低于7℃,在晴天時必須在中午開窗通風換氣。
培植繁殖
三色堇 播種法,華南地區以秋、冬為播種適期,種子發芽適溫約15-20C。將種子均勻撒播于細蛇木屑中,保持適潤,約經10-15天發芽。若氣溫太高,不易發芽,可先催芽再播種,用半張衛生紙折疊成方形,裝入小型塑膠拉鏈袋,再滴水少許,使衛生紙充分吸水,然后將種子倒入袋內,再將袋口密封,放置冰箱5-8C環境中,約經6-7天再取出播種。發芽成苗后本葉發至2-3枚時,假植于育苗盆中,追肥1-2次,本葉發至5-7枚再移植栽培。
花期控制
藥用價值[3]
三色堇可殺菌、治療皮膚上青春痘、粉刺、過敏問題。在中國醫藥古籍記載的護膚圣品中,三色堇無疑是最炫目的。三國時期的《名醫別錄》中就已把三色堇列為重要護膚藥材,隋煬帝為討后宮佳麗的歡心,曾組織太醫研究三色堇去痘的多種方法,并將其一一寫進《隋煬帝后宮諸宮藥方》與《香方粉澤》等書之中。中醫圣典《本草綱目》更是詳細內載三色堇的神奇去痘功效:“三色堇,性表溫和,其味芳香,引藥上行于面,去瘡除疤,瘡瘍消腫?!?三色堇全草,可以用作藥物,莖葉含三色堇素,主治咳嗽等疾病。
科技價值
精選天然純凈植物冰島國花三色堇,采用國際最新PURIFY技術,提取特效祛痘除印菁華—綠色勝肽(Green peptides),并添加多種純天然提取液,迅速滲透至肌膚深層,有效抑制過剩油脂分泌及痤瘡丙酸桿菌的繁植,從源頭上去除痘痘,達到褪紅消印、平復疤痕、控油凈白的效果,全面調理肌膚至水油平衡健康的中性狀態,徹底解決痘痘復發的難題!
觀賞價值
三色堇是布置春季花壇的主要花卉之一。因花有三種顏色對稱地分布在五個花瓣上,構成的圖案,形同貓的兩耳、兩頰和一張嘴,故又名貓兒臉。又因整個花被風吹動時,如翻飛的蝴蝶,所以又有蝴蝶花的別名。經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,目前三色堇花的色彩、品種比較繁多。除一花三色者外,還有純白、純黃、純紫、紫黑等。另外,還有黃紫、白黑相配及紫、紅、藍、黃、白多彩的混合色等。從花形上看,有大花形、花瓣邊緣呈波浪形的及重瓣形的。
三色堇是冬、春季節優良的花壇材料,因為適應性強、耐粗放型管理,可以盆栽工人們欣賞。
其他
還有一種多年生叢生狀的香堇,花深紫色,具有芳香味,可提取香精。
中國各地公園栽培供觀賞。原產歐洲。在歐洲很常見。
七、相關文化
神話
很久很久以前,據說堇菜花是純白色的,像天上的云。頑皮的愛神丘比特是個小頑童,他手上的弓箭具有愛情的魔力,射向誰,誰就會情不自禁的愛上他第一眼看見的人??上?,愛神既頑皮箭法又不準,所以人間的愛情故事常出錯。這一天,愛神又找到一個倒楣鬼,準備拿他來射箭。誰知道一箭射出,忽然一陣風吹過來,這支箭竟然射中白堇菜花。白堇菜花的花心流出了鮮血與淚水,這血與淚乾了之後再也抹不去了。從此白堇花變成了今日的三色堇,這是神話故事中三色堇的由來。
天國裏有一個很大很大的花園,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,花園裏都會長出不少好看的奇花異草,引來眾天神到花園賞花。這一年,賞花的時間又到了。
這天早晨,美神維納斯起了個大早,仔仔細細梳洗打扮一番,穿上綾羅綢緞的衣裙,戴上光彩奪目的首飾,再帶上她的寶貝兒子愛神丘比特,興沖沖地來到花園裏。這時,許多天神都已經到了,大家圍成一圈,不知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賞什麼,連美麗的維納斯來了,也沒人顧得上跟她打招呼。受了冷落的維納斯心裏有點兒不痛快,以前她走到哪兒都會引起別人的嘖嘖稱贊,今天這是怎麼了?她湊上去一看,原來大家正忙著觀賞堇菜花呢,今年的堇菜花開得十分茂盛,特別引人注目,眾天神都贊不絕口。
維納斯的妒忌心一向很強,她始終認為天上人間最美的當然應該是美神,最怕別人說有什麼東西比她更美,於是就問她的兒子丘比特:“好兒子,你給我仔細瞧瞧,這些堇菜花和媽媽比起來,究竟誰更美麗?”沒料到天真的丘比特卻想也沒想便脫口而出:“當然是堇菜花羅!”天神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,維納斯一聽,頓時火冒三丈,怒氣沖天,一整天都不再跟別人說話。
天黑了,天神們陸陸續續回家去了,維納斯走到堇菜花跟前,左看右看,越想越惱火,於是舉起皮鞭便向堇菜花抽打,邊打還邊恨恨地說:“我叫你比我美!我叫你比我美!”直到打累了才停下來。因為天黑,維納斯也看不清楚,心想這下堇菜花該死了吧,就得意洋洋地回家了。沒想到堇菜花生命力挺頑強,它雖然受了重傷卻沒有死,依然堅強地活著,只是因為挨了鞭打,它的臉上青一塊,紫一塊,留下了深淺不同的斑痕,成了“花貓臉”。
第二年春天,堇菜花又開了,它從原來的單色變成了一朵花上有好幾種顏色的“三色堇”,可沒想到的是,這種“花貓臉”使它看起來比以前更加美麗動人,在賞花會上贏得了眾天神更多的稱贊。
原來,三色堇上的棕色圖案,是天使來到會間的的時候,親吻了它三次而留下的,又有人說,當天使親吻三色堇花的時候,她的容顏就印在花瓣上了.
所以每一個見到三色堇的人,都會有幸福的結局.
花語
三色堇:美麗的紅色花卉,花語是‘思慮、思念’,屬性火。
黃色三色堇:有著黃色花瓣的三色堇,花語是‘憂喜參半’,屬性土。
紫色三色堇:有著紫色花瓣的三色堇,花語是‘沉默不語’,屬性暗。
大型三色堇:束縛
國花
三色堇為冰島原產花卉,定為國花。但三色堇還是波蘭國花。
Viola tricolor L. Sp. Pl. ed. 1. 935. 1753; Klok. in Kom. Fl. URSS 15: 462. 1949; 東北草本植物志6: 126. 1977; 內蒙古植物志4: 109. 圖版51. 1979; 北京植物志上冊587. 1954; 汪勁武等, 植物研究8 (2): 126. 1988.——V. tricolor L. var. hortensis DC. Prodr. 1: 303. 1824;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2: 902. 圖3534. 1972; 秦嶺植物志1 (3): 314. 1981; 西藏植物志3: 292. 1986.[4]
參考資料: